南石窟寺

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城东7.5公里的泾河北岸,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。据《南石窟寺之碑》记载,该窟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(公元510年),与庆阳北石窟寺并誉为“陇上石窟双明珠”。196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南石窟寺现存5个洞窟,均座北向南,开凿于白垩纪红砂岩上。其中最有价值的为第1窟,其形制和造像布局与北石窟第165窟基本相同。此窟是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佛窟,窟高11米,宽18米,深13米。窟内正壁及左右壁台基上雕七身立佛,高6米,头饰螺髻,高鼻垂耳,面部丰满,长衣垂膝,神态庄严安详,两旁14尊胁侍菩萨,高约3.5米,风姿卓越,亭亭玉立,前壁门两侧各雕一弥勒菩萨,高5米。窟顶东、北、西有浮雕佛传故事,内容有树下诞生、阿私陀占相、宫中观歌舞、逾城出家、树下思维等。佛像造型威严中带有慈祥,既神圣不可侵犯又和蔼可亲,反映了大乘佛教自利利他、平等和谐等核心内容,反映了佛教的进步意义。第4窟为中型方窟,两侧分排雕有十六罗汉、八菩萨、六力士,正中为三菩萨,均为石胎泥塑,分别为唐代和晚清风格。

《南石窟寺之碑》不仅是考证石窟创建年代的原始依据,而且也是研究地方志、职官的主要实物资料。碑阴所题58人的职官名录,可纠正《魏书》之误,其书法艺术为后人所称道,被多种金石书籍收录其中,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及艺术品位。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